上世纪80年代逐步解封的“三线建设”,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依旧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词。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个春秋,沧海桑田,恍如隔世,三线建设的功过是非也已尘埃落定,但那一段激情岁月和几百万三线人的跌宕历史,至今少有人知。
什么是三线?三线是1964年到1980年,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四川广元地处四川盆周北部山区四川城市雕塑厂,北依秦巴山脉,南接连绵丘陵,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
1964年底,国家决定在广元、旺苍、青川布局一套小高炮雷达基地。当时国家针对广元电子工业累计投资3.386亿元,先后建起了多个军工厂,让这座籍籍无名的小城,短时间成为一个门类较为齐全的军工电子装备科研生产基地四川城市雕塑厂,制造出中国第一部低空火控雷达。
位于广元市东坝新区的118厂原名“国营4961厂”,第二厂名“力源无线电器材厂”,便是该基地的附属工厂之一,为第一部低空火控雷达助力。因通信地址为118号信箱,当地人更多称之为118厂。118厂始建于1966年,主要生产和研制电子变压器和铁芯的军工企业。
当时的118厂和所有的国家大企业一样,厂区内有自己的电影院、学校、银行一应俱全,形如封闭城堡。若非日用采购,这座庞大的工厂无需与当地发生任何关系。地处四川腹地,方言极为盛行,但118厂的工人来自五湖四海,普通话是工厂内部的通用语言。
时隔多年,当人们再度踏入这个工厂。生产区内厂房规划标准、整齐,工厂搬迁走,厂房大都出租给家具、建材等商户,终日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在厂子西北门外,还矗立着一个雕塑,形似“地球”;厂子的东南门外,则矗立着“奔月标识”。
“三线厂"应时代的需要而兴起,又因历史的发展而消失。很多人都说三线建设劳民伤财,这话说得有些片面,以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背景下,三线建设势在必行。而且三线建设调整了我国工业布局四川城市雕塑厂,改变了三线地区比较落后的局面,为这些城市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本文由丁不二发布,不代表铜雕客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tongdiaoke.com/diaosu/show-45492.html